原标题: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有保险公司将全面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部7月11日消息,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相关指标内容,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通知明确,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由“三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将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市场人士表示,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机构提高市场短期波动容忍度,敢于加大A股投资比例,并保持相对稳定,通过长期投资获取可观回报。同时,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也将有效提高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降低市场波动,大幅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提升对各类资金的吸引力,强化资金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合理确定权益投资比例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
一方面,将净资产收益率由“三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收益、防范短期行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降低市场波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发挥其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
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加强资产和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匹配管理,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合理确定权益投资比例,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平衡,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要注重稳健经营,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加强投资组合管理,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具有升值潜力和稳定现金流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努力增厚长期稳定收益,更好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投资管理能力,严格执行并不断健全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体系,做好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收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交易管理和投后管理。
中欧基金表示,保险资金偿付周期长(如寿险可达数十年),新政实施后有望提高保险公司对于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促进加大A股配置,并通过长期持有平滑市场波动。
长周期考核信号持续释放
当前,我国“长钱长投”的资金矩阵正在加快形成。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长钱,有助于稳定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
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前期,商业保险资金当年度考核指标权重较高,权益市场短期波动仍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表现,导致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降低,难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市场各方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共识和诉求较多,行业机构也有较强意愿。”王立新说。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引导保险资金入市的信号持续释放。
2023年10月,财政部发文,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各占50%。2025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以引导保险公司加大A股投资力度。
在王立新看来,长周期考核是提升各类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扩大长钱的入市规模,短期看,给市场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长期看,将显著改善市场的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形成价值投资的市场氛围,巩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趋势。
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
在市场人士看来,推动国有险资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降低市场短期波动。
广发证券认为,长周期考核的落实,将有效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及行为的干扰和影响。
中欧基金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权重调整,将引导险企专注长期价值挖掘,提升市场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参考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实践,其A股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1.6%,印证制度优化对收益的增厚作用。
作为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的伙伴和桥梁,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要落实好《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提升自身的投资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研发更多稳健产品,积极助力保险资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