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芯片生产车间内,一束开放式微焦点X射线源轻松穿透厚密材质,清晰呈现比发丝细很多的芯片结构,快速完成了一次芯片内是否存在气泡等缺陷的亚微米级分析;在满载肉品的周转筐进入自动化产线流转时,同样又是一束X光,高速对每一筐肉进行全自动化在线检测,让食品里的异物无所遁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束X射线背后,是日联科技二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在工业领域诸多的检测手段中,X射线影像检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精确的技术手段。‘死磕’对于我们来说从不是贬义词。日联科技通过持续创新,将X射线检测设备提升为高速智能化利器,推动中国智造的高质量发展。”日前,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下,AI正重塑工业检测格局。刘骏称,日联科技凭借长时间在AI方面的积累,已完成从高端设备制造商向人工智能驱动型工业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正逐渐成为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的领军者。未来,日联科技将通过“纵向深耕和横向协同”的发展战略构建技术与产业布局,成为中国工业检测赛道上第一个全球化平台型公司。
日联科技总部大楼 公司供图
二十年磨一剑
“最近我每天都在参加路演,一场接着一场,连续和国内、国外投资人沟通和交流。虽然工作量有点大,但好在效果不错,投资人对公司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到达约定好的采访地点时,刘骏神采奕奕,眼神中透着坚定。
日联科技由刘骏于21世纪初创立,谈及从物理老师到外企员工,再到创业者的转身,刘骏笑着说:“当时年轻,抵挡不住‘下海’的诱惑,那个时候年轻人也热衷去沿海地区、去创业。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是没有回头路的,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酸甜苦辣。”
近年来,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其从射线发射到采集,最后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迅速对工业产品内部的质量缺陷进行无损检测。二十余年,日联科技专注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持续进行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出“微焦点X射线源”并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工业X射线第一股”。
“我们一开始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三个应用领域切入,到今天我们已经拥有更多的应用领域,而且拓展步伐还在继续向外延伸。”刘骏介绍。据悉,日联科技工业X射线近几年在新型应用领域的占比体量在逐渐上升。比如,在食品领域,从方便面、火腿肠到瓜子、花生再到肉类食品,工业X射线都可以检查出其中是否有玻璃片、石头、铁丝等杂质,或者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发霉等。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日联科技深耕工业X射线应用领域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和升级。刘骏称,一开始各行各业并不会应用X射线进行检测,后来逐步变成样品抽检。现在诸多企业中每一条智能生产线都会配有一台X射线检测设备,对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百分之百在线检验,确保每一件产品都合格,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从粗放到精益,日联科技正用一束光的力量护航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AI构筑护城河
“日联科技十几年前便在进行AI研究,并不是我们深谋远虑,完全属于歪打正着。”谈及AI技术时,刘骏讲述了一个被倒逼成长的故事。
时间回到2013年,当时几个头部客户对日联科技提出了最新要求:在用日联科技X射线检测设备进行产品检测时,设备还要自动出具报告,告诉客户产品哪里有问题。刘骏直言:“一开始我对这个要求特别抗拒,认为是在故意刁难我们。但没办法,因为是头部客户的要求,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尝试。”
十余年来,一方面,日联科技从客户处获取大量坏样品,分类后进行训练和学习,找出其规律。另一方面,日联科技向部分客户申请共享检测数据,进一步获取海量数据。
“检测的目标物发生变化,算法也会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累积超过500个不同的算法包,并且在大架构下形成了一个特有的非开源式垂直大模型。”刘骏介绍,在这个垂直模型下,日联科技有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小模型。这也导致公司销售的设备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到三维,从离线到在线,附加值逐渐提高,公司订单也越来越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联科技毋庸置疑是幸运的。一次被逼的尝试,最后变成燎原之火,当下AI技术已成为日联科技的核心优势之一,构建了竞争力护城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8月,日联科技在上海建立以AI智能检测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检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并与张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工业智检技术的AI融合。“要把AI技术做好,离不开算法、算力、算料和人才。我们需要引进非常多的高端人才,上海是我们的优选,同时我们也正在筹建自己的算力中心。”刘骏透露。
目前日联科技以AI智算体系为核心,深度整合与布局AI三大基石——“算力-算法-算料”,构建稳固的AI研发应用三角架构。在算力方面,日联科技正在无锡总部打造国内首家大型工业X射线影像数据中心与专用算力中心,进一步强化公司在AI硬件上的实力。在算法方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依托高水平、专业化的AI算法及大模型研发团队,深耕工业智能领域,构建起独特且完备的工业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在算料方面,目前已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千万级工业检测专用数据库。
并购出海双向发力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日联科技自诞生起便携带“国际化”基因,深度参与全球竞合。如今,公司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日联科技不仅实现产品出海,为了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公司早已瞄准“产能出海”,进而提升对海外客户的交付与售后一体化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日联科技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并在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成立研发及生产基地。
“从效果来看,日联科技的决策和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快公司全球化战略推进进程。预计今年海外销售额会实现快速增长。对于海外部分的增长,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国内和海外产品设备的销售额占比各占50%。”刘骏透露。
“纵向深耕,横向协同”八个字是日联科技的发展战略。纵向即专注开发更多型号X射线源,同时实现磁控管、射频真空管、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并拓宽X射线检测应用领域,继续稳扎稳打,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壮大。横向则是围绕不同的工业检测技术,重点探索光学、超声、磁粉、涡流、能谱、中子、量子等检测技术,探索X射线检测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的融合发展。
“仅仅只有X射线,我们远远谈不上是一位工业医生。”刘骏直言,X射线检测无法完全判断产品的所有缺陷性能,想要达到这一结果必须配合超声检测、电磁检测、光谱能谱、色谱质谱等检测技术。
当下,并购市场方兴未艾,相关政策使资本市场作为企业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对于这一政策东风,刘骏表示,公司也要乘势而上,接下来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进行合作开发,以覆盖更多的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并购有望为公司竞争力提升及业绩增长带来强有力支撑。
“但和公司不关联的我们绝不去碰,哪怕是再大的风口和诱惑,我们只做自己能看明白的东西。”刘骏进一步说,日联科技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并购,成为中国工业检测赛道上第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