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天安新材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日前,天安新材董事长吴启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主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将抓住人工智能产业浪潮机遇,加速开拓和布局具身智能赛道,打造未来增长曲线,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积极拓展具身智能领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15日,天安新材与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协议。据介绍,此次战略合作是两家技术驱动型企业的资源互补,也是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双方将携手攻关电子皮肤集成产品研发,进一步拓宽技术应用边界。
“如果还是按照老的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吴启超表示,在聚焦主业的同时,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最新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新材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据介绍,天安新材和他山科技的合作重点是解决材料与感知融合的技术瓶颈。天安新材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突破传统材料的局限,让高分子材料摆脱冰冷、僵硬的固有印象,在柔软度、触感和耐久性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未来柔性机器人不是未知的幻想,而是充满可能性的现实。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一定不是钢铁战士。”吴启超说。
在此之前,天安新材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迈出关键一步。2025年8月,天安新材受让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18%股权。若铂机器人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技术研发及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凭借自研工业操作系统、高精度伺服与控制系统以及小模型低代码AI算法技术平台等技术优势,公司构建了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矩阵,为航空航天、农业及医疗等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吴启超表示,未来机器人产业将从工业场景向服务和家庭应用场景进一步延伸,轻量化、柔性化的机器人将在医疗护理、智能物流、家庭服务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天安新材深耕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领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及专业技术团队,机器人皮肤对肤感柔软性、耐弯折、耐磨以及轻量化属性的要求与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高度适配,公司具备对电子皮肤开展同源性研发的基础。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与国内科研院校、头部传感器企业、机器人厂商进行相关技术交流与应用探讨,探索电子皮肤技术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在电子皮肤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与产品研发。”吴启超说。
推进战略转型升级
天安新材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是建筑陶瓷和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整装交付服务。自成立以来,天安新材坚持长期主义理念,持续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2017年9月,天安新材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后,公司积极思考并探索战略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升级为制造服务型企业,也就是做成一个生态圈。”吴启超说,“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服务、品牌和生态,是很难把它做大做强的。”
近年来,公司聚焦泛家居产业链,通过对鹰牌陶瓷、浙江瑞欣、天汇建科等企业的一系列战略收购和整合,完成了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到产业生态圈构建者的蜕变,构建了覆盖材料、设计、制造与整装服务的泛家居产业生态圈,在推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也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近年来,天安新材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作为公司出海战略的先手棋,控股子公司鹰牌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及悉尼的经销商展厅于2025年上半年相继开业,通过携手海外当地设计师团队,依托瓷砖、墙板、板材、地板等一系列产品,为海外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空间美学体验。
“公司致力于实现技术、服务和品牌出海,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吴启超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版图,通过输出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卓越的服务体系以及强大的品牌价值,致力于实现从区域性领军企业向全球化泛家居品牌的战略升级。
业绩稳健增长
10月16日晚间,天安新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归母净利润9753.97万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07.89万元,同比增长31.07%。
今年以来,天安新材经营业绩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537.07万元,同比增长31.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98.17万元,同比增长55.64%。
在汽车内饰饰面材料领域,依托多年在该领域的深耕,天安新材以“差异化服务筑壁垒、卓越产品立标杆、深度合作强链接”为核心,深化客户合作开发,强化客户黏性,精准抓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国产自主品牌崛起的市场机遇,通过深化与头部及主流品牌车企的合作,市场开拓成效突出。前三季度,汽车内饰板块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加超1.25亿元,同比增速达34%。
此外,公司并购后快速消化、高效赋能的整合能力,让泛家居产业生态圈持续释放并购整合“乘数效应”。在建筑防火饰面板材业务板块,子公司瑞欣装材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毛利率提高至33%以上,带动毛利额同比增加约3000万元。